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观点 > > 
钱人源:心设“美房”
来源: 新民晚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7 14:19:03

心灵的美房并不需要布置些书画、花草,而应什么都不放,让美进出自由。

现代人,如何寻美?不妨在心灵世界,给美开辟一片独立的空间。


【资料图】

人类文明的鸿蒙阶段,并不需这么做。因为那时,初生的人类,还不知美为何物,心灵如一片旷野,美如风般来去自由、勃勃涌动。

3万年前,现今西班牙北部山麓,一个暗无天日、行动不便的洞穴深处,几个原始人借着篝火跳跃的光,用矿物颜料在岩壁上专心涂抹,一只红色公牛的形象渐渐呈现,栩栩如生。这件“作品”,是原始人心灵世界的重要部分、情感表现的具体方式、美的灵魂的刹那闪现。

古希腊人的心灵世界,美的存在也没有束缚,自由而充盈。每个斯巴达人,都有强健的身体,自信能应付十倍于自己的敌人。所以,他们从小在练身场裸体锻炼,在敬神的仪式上裸体舞蹈。他们的物质生活极其简单,精神世界却并不匮乏。他们心中的神,不过是住奥林匹斯山顶,拥有比他们更完美身体的“人”。他们心中的美,便是强健、柔韧、轻灵的完美的人体。

古老悠远的时光终于逝去,经过工业革命,人类走进现代文明,却意外发现,美在渐行渐远,甚至于,要开始刻意寻美……

呵,美从何处寻?宗白华先生在流云小诗中回答;在细雨下,点碎落花声,在微风里,飘来流水者,在蓝空天末,摇摇欲坠的孤星!

读之有感者从此多了份遐思。于是,在细雨中,会留心落花溅泪,在微风中,会驻足风波水流,在行走间,会瞥一眼天末的孤星。可这些事物,自古便有之呀。

在寻美的途中,我们先找到了为何失去美。如王夫之所云:数米计薪,日以挫其志气,仰视天而不知其高,俯视地而不知其厚,虽觉如梦,虽视如盲,虽四体勤而心不灵。

在忙碌的生活中,我们多久没有好好看一下天,碎片化的信息不断涌入大脑,却不曾留下什么印记。世界像巨大一台机器,驱动这身体和灵魂轰隆隆地运转着,越转越快、越转越快……

心不灵,美便难寻。

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,这是多数人的常态,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。我们再回不到远古的旷野,希腊的神庙依然伫立,却早已非昔日光景。我们所能做的,只有在心中为美开辟一处伊甸园,设一处单独的美房。

这个心灵的美房并不需要布置些书画、花草,显得像“美房”,而应什么都不放,留一个完完全全空空荡荡的房间,只有这样,才能如原始人的心灵般,充满好奇地映照这个陌生的世界,让美进出自由。

这个美房虽然空旷,却要通风透气,让一己身心与宇宙人生交流认同,让生气在宇宙和自我中循环流转,也便是中国古人说的天人合一。

这个房间可大可小,视个人的情况而定,但在人生的旅途上,最好留有一间。

这个房间虽然没有灯,却总是透着光。

这光穿越万年而来,能照亮灵魂人生。(钱人源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